周信芳(1895年-1975年),原名周信芳,字子芳,号信芳,江苏苏州人,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,被誉为“京剧四大名旦”之一。他的表演艺术以婉约、柔美、细腻著称,是中国京剧艺术的瑰宝。
周信芳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,自幼酷爱戏曲,尤其钟爱京剧。他的父亲周瑞祥是一位著名的京剧演员,对周信芳的演艺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周信芳在家庭的熏陶下,从小就对京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,立志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京剧演员。
周信芳的演艺生涯始于1912年,当时他年仅14岁。他在苏州的一家戏班学艺,师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陈秀华。在陈秀华的指导下,周信芳刻苦学习,勤奋练习,很快就掌握了京剧的基本技艺。他的表演风格受到了陈秀华的影响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。
1916年,周信芳进入上海的一家戏班演出,开始了他的职业演艺生涯。在上海的舞台上,周信芳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努力,逐渐崭露头角,成为了上海京剧界的一位新星。他的表演风格受到了观众的喜爱,被誉为“江南第一旦”。
1920年代初,周信芳来到了北京,加入了当时的著名剧团——荣春社。在北京的舞台上,周信芳的表演艺术得到了更高的发展。他的表演风格更加成熟,技艺更加精湛。他的代表作品有《红楼梦》、《西厢记》、《牡丹亭》等,这些作品都展现了他婉约、柔美、细腻的表演风格。
周信芳的表演艺术在国内外享有盛誉,曾多次获得国内外的表演奖项。他曾荣获过全国戏曲观摩大会金奖、全国戏剧比赛金奖等荣誉。此外,他还曾担任过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、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,为中国戏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
周信芳的一生都在追求艺术的极致,他的表演艺术始终保持着高度的创新精神。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,不断探索新的表演手法和技巧,使京剧表演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。他的表演艺术不仅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京剧演员,也对后世的戏曲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周信芳在演艺事业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,但他在生活中却饱受病痛折磨。他患有严重的哮喘病和心脏病,多次因病住院治疗。然而,这些病痛并没有击败他,他依然坚持演出,为观众带来精彩的表演。在他的晚年,他还积极参与戏曲教育工作,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戏曲人才。
1975年,周信芳因病去世,享年72岁。他的离世是中国戏曲界的一大损失,但他的艺术成就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。周信芳被誉为“京剧四大名旦”之一,他的表演艺术成为中国戏曲艺术的瑰宝,永远闪耀着璀璨的光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