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则昭(1906年—1990年),原名王兆麟,字则昭,号少陵野老,江苏无锡人,中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,京剧、昆曲、越剧、黄梅戏等多种剧种的代表性人物。他是中国戏曲史上一位杰出的艺术大师,被誉为“南派京剧的奠基人”。
王则昭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,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。他的父亲王瑞林是一位著名的书法家,母亲是一位才子佳人。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,王则昭从小就对文学、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他七岁开始学习书法,九岁开始学习京剧,师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杨小楼。在杨小楼的指导下,王则昭逐渐掌握了京剧的基本技艺,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,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。
王则昭的演艺生涯可谓是辉煌的。他的舞台形象丰满饱满,表演技巧高超,尤其擅长扮演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等各种角色。他的唱腔优美动听,既有北派的豪放,又有南派的柔美。他的念白清晰流畅,既有北派的刚劲,又有南派的婉约。他的做功细腻入微,既有北派的大气,又有南派的精巧。他的打斗激烈刺激,既有北派的勇猛,又有南派的灵动。因此,王则昭的表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,受到了广泛的好评。
王则昭不仅在京剧领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,还在昆曲、越剧、黄梅戏等多种剧种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。他曾与著名昆曲表演艺术家周信芳、俞振飞等人合作演出,共同推动了昆曲艺术的发展。他还曾与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、尹桂芳等人合作演出,共同推动了越剧艺术的发展。此外,他还曾与著名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严凤英、王丹凤等人合作演出,共同推动了黄梅戏艺术的发展。
王则昭在艺术道路上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。他不仅在表演上不断钻研,还在戏曲理论、戏曲教育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他曾担任上海戏剧学院教授,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戏曲人才。他还曾担任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,为戏曲研究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。此外,他还曾担任中国戏曲家协会副主席,为中国戏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。
王则昭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国家和人民的高度评价。他曾荣获全国优秀戏曲演员奖、全国优秀戏曲教育工作者奖等多项荣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