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碧霞,原名陈秀延,是一位著名的潮剧表演艺术家,工旦行。她出生于广东省潮安县江东黄砂村(今属潮州市湘桥区),1928年6月28日(农历五月十五日)出生。她的父亲陈两训是潮州“三正顺香”的老板,也是当地有名的潮剧“戏迷”。
陈碧霞自幼聪颖好学,自小就对潮剧艺术十分感兴趣。1935年,7岁的她便开始参加纸影班(木偶戏班)演出。1940年,12岁的她考进老赛宝丰班当演员。1942年,14岁的她以演《玉堂春》中的苏三而初露锋芒。1944年,16岁的她离开老赛宝丰班,拜名旦范阿倪为师,并参加老源正兴班。1946年,18岁的她开始担当主演,在潮州、汕头一带演出。1948年,20岁的她应邀到香港与著名演员马师曾同台演出。1949年,21岁的她开始在新加坡、马来西亚一带演出。1952年,24岁的她告别纸影班,真正走上潮剧舞台。
陈碧霞的演艺生涯中有许多经典作品。例如,在《扫窗会》中饰演王金真,在《刺梁骥》中饰演邬飞霞,在《赵少卿》中饰演刘胡兰等。她的唱腔清脆婉转,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;她的念白吐字清晰、富有节奏感;她的做工身段洗炼、优美、生动;她善于运用娴熟的表演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。
陈碧霞在潮剧界享有盛誉。1956年,她参加广东省潮剧团(后改为广东潮剧院)。1958年,她随团赴北京参加全国戏曲演员讲习会学习,并得到梅兰芳、程砚秋等名师指导。同年10月,她参加中国潮剧团赴柬埔寨访问演出。1959年,她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同年,她赴苏联莫斯科参加世界青年联欢会。1960年,她参加拍摄潮剧艺术影片《刘明珠》。
陈碧霞曾担任过广东潮剧院副院长、总导演、艺术委员会主任、艺术顾问等职务。她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、第八届全国委员会委员。她还曾获得过多项荣誉奖项。例如,在1952年10月香港《文汇报》、《大公报》举办的香港潮剧公开评选“戏王”、“戏后”活动中荣获“潮剧戏后”桂冠;在1956年广东省戏剧汇演中获表演一等奖;在1957年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举办的全省专业戏剧创作、表演评奖中获表演一等奖;在1989年由中国唱片总公司、中国戏剧家协会等单位联合举办的全国第一届“金唱片”奖评选中获“金唱片”奖等。
陈碧霞是一位杰出的潮剧表演艺术家,她为潮剧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。她的艺术成就将永远被铭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