于德水,原名于德全,字德水,号德水居士,生于1928年,山东省莱阳市人。他是中国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,被誉为“京剧四大名旦”之一。他的艺术成就和影响力在中国戏曲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于德水的家族世代从事戏曲事业,他的父亲于连泉是一位著名的京剧演员,曾与梅兰芳、程砚秋等名家同台演出。于德水自幼受到家庭的熏陶,对戏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他十岁开始学艺,师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少春。在李少春的指导下,于德水刻苦学习,勤奋练习,逐渐掌握了京剧的基本功和技巧。
1945年,于德水考入华北戏剧专科学校,成为该校第一批学生。在校期间,他继续向李少春请教,不断提高自己的表演水平。1947年,于德水毕业后进入北京京剧院工作,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。
在北京京剧院工作期间,于德水先后主演了《白蛇传》、《红楼梦》、《西华山陈抟高卧》等多部脍炙人口的剧目。他的表演风格独特,擅长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,尤其擅长表现女性角色的柔情和婉约。他的表演细腻、真挚,深受观众喜爱。1956年,于德水凭借在《白蛇传》中的出色表现,获得了全国戏曲观摩演出的优秀演员奖。
1958年,于德水加入中国京剧院一团,成为该团的主要演员。在此期间,他主演了《红灯记》、《沙家浜》、《智取威虎山》等一系列脍炙人口的剧目。他的表演技艺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,成为了当时京剧界的一位杰出代表。
1962年,于德水参加了中国京剧团赴朝鲜进行慰问演出,受到了朝鲜人民的热烈欢迎。这次演出使他的艺术声誉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。此后,他又多次赴朝鲜、越南等国家进行文化交流和演出,为增进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做出了贡献。
1980年代,于德水开始担任中国京剧院一团的领导职务,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。他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,为弘扬民族文化、传承京剧艺术做出了巨大贡献。1987年,于德水荣获全国文化系统劳动模范称号。
于德水的一生都在追求艺术的极致,他严谨治学,勤奋钻研,始终保持着一颗谦虚好学的心。他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党和人民的高度认可,成为中国戏曲界的一位杰出代表。他的表演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京剧演员,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如今,于德水已经离世多年,但他的艺术精神仍然激励着后来者。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,是中国戏曲史上一位令人敬仰的艺术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