强金香,女,汉族,1963年出生于中国江苏省扬州市,是中国著名的戏曲表演艺术家,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扬州评话的代表性传承人。她的艺术成就主要体现在扬州评话这一传统曲艺形式上,被誉为“扬州评话第一人”。
强金香自幼生活在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家庭,父亲是一位京剧演员,母亲则是一位评话艺人。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,强金香从小就对戏曲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她8岁时便开始学习评话,师从著名评话艺人杨洪基。在师傅的悉心教导下,强金香逐渐掌握了评话的基本技巧和表演风格。她的表演既有传统的韵味,又具有现代的气息,深受观众喜爱。
1979年,强金香考入江苏省戏曲学校评话专业,开始了系统的学习和训练。在学校期间,她不仅继续深造评话技艺,还学习了京剧、越剧等多种戏曲表演形式,为今后的艺术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。1983年,强金香毕业后进入江苏省戏曲剧院工作,成为一名职业戏曲演员。
在戏曲剧院工作的初期,强金香主要担任评话演员,她的表演风格独特,深受观众喜爱。她的评话作品有《三打白骨精》、《红楼梦》等,这些作品都展现了她高超的表演技艺和深厚的艺术功底。此外,她还积极参加各种戏曲比赛和演出活动,多次获得奖项和荣誉。
1990年代,随着电视、电影等现代媒体的发展,传统戏曲艺术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为了传承和发扬扬州评话这一传统艺术形式,强金香开始尝试将评话与现代传媒相结合,创作了一系列具有时代特色的评话作品。她的作品如《白蛇传》、《西厢记》等,既保留了传统评话的韵味,又融入了现代元素,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。
2000年,强金香受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,她在晚会上表演了一段扬州评话《卖油郎独占花魁》,这段表演充分展示了她高超的表演技艺和扬州评话的魅力,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。此后,强金香逐渐成为了扬州评话的代表人物,她的名字也成为了扬州评话的代名词。
除了在舞台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,强金香还致力于扬州评话的传承和发展。她曾多次举办评话培训班,传授评话技艺给年轻一代。此外,她还积极参与各种文化交流活动,将扬州评话推向世界。2006年,强金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传承人”称号,成为扬州评话的世界级传承人。
如今,强金香已经成为了中国戏曲界的一位传奇人物。她的表演艺术不仅得到了国内外观众的认可,还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在她的努力下,扬州评话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,成为了中国戏曲艺术的一颗璀璨明珠。
总之,强金香是一位杰出的戏曲表演艺术家,她的艺术成就和传承精神将永远被人们铭记。她用自己的才华和努力,为扬州评话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,为中国戏曲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树立了典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