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叫天(1917年-1988年),原名何建民,字叫天,号兴华,祖籍广东顺德,中国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,被誉为“粤剧泰斗”、“粤剧皇帝”。他是中国戏曲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艺术家,对粤剧艺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何叫天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家庭,自幼酷爱戏曲,尤其钟爱粤剧。他曾在广州市的一家戏班学艺,师从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陈非侬。在师傅的悉心教导下,何叫天刻苦学习,勤奋钻研,逐渐掌握了粤剧的表演技巧。他的才华得到了师傅的认可,被赞誉为“天生的戏子”。
何叫天的舞台生涯始于20世纪30年代,他先后参加了多个粤剧团,与众多著名演员合作演出。他的表演风格独特,技艺高超,尤其擅长扮演生、旦、净、末、丑等角色,被誉为“全能戏子”。他的表演既有激情四溢的豪放,又有细腻入微的柔情,深受观众喜爱。
何叫天的演艺事业在20世纪40年代达到了巅峰。他与著名粤剧演员红线女、白雪仙、任剑辉等人合作,共同创作了许多经典的粤剧剧目,如《碧血剑》、《红楼梦》、《西施》等。这些剧目在舞台上取得了空前的成功,为何叫天赢得了“粤剧皇帝”的美誉。
何叫天的表演艺术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,他对粤剧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他不仅在表演上独具匠心,还在唱腔、舞蹈、服饰等方面进行了创新。他提倡“三化”,即生活化、现代化、民族化,强调戏曲要贴近生活,反映现实,同时要保持民族特色。他的这些观点对后来的粤剧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何叫天还是一位杰出的戏曲教育家,他致力于培养新一代的粤剧演员。他曾在广州、香港等地创办了多所戏曲学校,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粤剧人才。他的学生遍布海内外,许多成为了著名的粤剧演员,如何守信、梁汉威、罗品超等。
何叫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,他的艺术成就被广泛认可。他曾荣获多项荣誉,如“全国优秀戏曲演员”、“广东省劳动模范”等。他还是中国戏曲研究院的研究员,曾担任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等职务。
然而,何叫天的晚年并不幸福。由于历史原因,他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了迫害,被迫离开了心爱的舞台。直到改革开放后,他才重新回到了舞台,继续为粤剧事业发挥余热。
1988年,何叫天因病去世,享年71岁。他的离世让无数戏迷为之惋惜,但他的艺术成就和对粤剧的贡献将永远被人们铭记。如今,何叫天的名字已经成为了粤剧的代名词,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后来的戏曲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