吕辅国(1904年-1986年),原名吕瑞生,字辅国,号石泉,江苏无锡人,中国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、教育家。他的一生致力于戏曲事业,为中国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吕辅国自幼酷爱戏曲,他的父亲是一位京剧演员,他从五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京剧,后来又师从京剧名家程砚秋、马连良等。他的表演技艺高超,尤其擅长武生和老生角色。在长期的演出实践中,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,被誉为“武生泰斗”。
吕辅国的表演生涯始于民国初年,他曾在上海、南京等地的剧团担任主要角色。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,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,先后加入了上海、南京等地的抗日救亡宣传队,用戏曲表演为抗日战争呐喊助威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,吕辅国回到上海,继续从事戏曲表演工作。
新中国成立后,吕辅国积极参与新中国的文化建设事业。1952年,他加入了上海市人民艺术剧院(现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),担任教师和演员。在此期间,他不仅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戏曲人才,还亲自登台演出,为新中国的戏曲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。
吕辅国的表演艺术独具特色,他的武生表演动作矫健、气势磅礴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。他的老生表演则儒雅大方、韵味十足,深受观众喜爱。此外,他还擅长小生、丑角等多种角色的表演,堪称全能型演员。在他的演艺生涯中,曾多次获得国家级和省级的艺术奖项。
吕辅国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戏曲表演艺术家,还是一位热心于教育事业的教育家。他曾担任上海戏剧学院附属戏曲学校的校长,为培养新一代戏曲人才倾注了心血。在他的带领下,学校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戏曲演员和导演、编剧等专业人才,为中国戏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吕辅国晚年还积极参与文化交流活动,多次出访国外进行演出和讲学。他的表演艺术和教育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评价和赞誉。1986年,吕辅国因病去世,享年77岁。他的离世是中国戏曲界的一大损失,但他的艺术成就和精神风貌将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。
总之,吕辅国是中国戏曲界的一位杰出代表,他的一生致力于戏曲事业,为中国戏曲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。他的艺术成就和教育成果将永远被后人铭记和传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