傅雪漪昆曲下载合集

傅雪漪(1910年-1983年),原名傅桂,字雪漪,号秋水,江苏苏州人,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,工旦行,尤以青衣、花旦见长。她是中国戏曲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地位的艺术家,被誉为“江南第一美人”。

傅雪漪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,自幼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。她的父亲傅治宇是一位著名的书画家,母亲张氏则是一位才子佳人。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,傅雪漪从小接受了丰富的文化熏陶,对文学、绘画、音乐等艺术形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。

傅雪漪的艺术生涯始于1924年,当时她年仅14岁。她在苏州的一家戏班学艺,师从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王瑶卿。王瑶卿是京剧旦行的一代宗师,他的艺术造诣深厚,对傅雪漪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。在王瑶卿的指导下,傅雪漪刻苦学习,不仅掌握了京剧的基本技艺,还学会了许多传统剧目。她的才华和美貌使她很快在戏班中脱颖而出,成为了一名备受瞩目的新星。

1927年,傅雪漪应邀加入上海天蟾舞台,开始了她的专业演出生涯。在上海这个繁华的大都市,傅雪漪的才华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。她的表演风格独特,既有江南女子的柔美,又有北方女子的豪放。她的唱腔优美动听,表演细腻入微,深受观众喜爱。在这个阶段,傅雪漪结识了许多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,如梅兰芳、程砚秋、尚小云等,与他们共同演出,互相学习,使她的艺术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。

1935年,傅雪漪受邀赴北京演出,受到了京城观众的热烈欢迎。在北京期间,她结识了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马连良,两人合作演出了许多经典剧目,如《霸王别姬》、《红楼梦》等。傅雪漪与马连良的合作被誉为“南北合璧”,成为了京剧史上一段佳话。

抗日战争爆发后,傅雪漪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,为抗战胜利作出了贡献。战争结束后,她重返舞台,继续为观众带来精彩的演出。在此期间,她还积极参与戏曲改革,为京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。

新中国成立后,傅雪漪加入了中国京剧院,成为了国家一级演员。她在这个时期创作了许多新剧目,如《红娘》、《白蛇传》等,为京剧艺术的繁荣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。同时,她还担任了中国戏曲学院的教授,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京剧人才。

傅雪漪一生热爱戏曲艺术,她的艺术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。她曾荣获全国戏曲观摩演出优秀表演奖、全国戏曲会演优秀表演奖等多项荣誉。她还曾担任全国政协常委、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,为中国戏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。

傅雪漪的艺术生涯长达半个世纪,她的精湛技艺和高尚品德赢得了广泛的尊敬。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,她的艺术成就将永远载入中国戏曲史册。

展开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