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吴琠晋京 选段剧情介绍
豫剧《吴琠晋京 选段》是一部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侄子、建文帝朱允炆为主人公的戏曲作品。该剧讲述了朱允炆在靖难之役后,被其叔父朱棣篡位,被迫流亡至江南,最终在一位忠臣的帮助下,成功复辟皇位的故事。 剧情简介: 明朝初年,建文帝朱允炆继位,他力图改革国家政治,削弱权臣势力,但遭到了叔叔燕王朱棣的反对。燕王发动靖难之役,攻占南京,建文帝被迫流亡至江南。在逃亡过程中,建文帝结识了一位忠臣吴琠,两人结为兄弟。吴琠为了帮助建文帝复辟皇位,四处奔走,寻找机会。 一天,吴琠得知燕王朱棣要举行盛大的宴会,邀请朝中大臣共襄盛举。吴琠趁机向建文帝提议,让大臣们趁宴会之际,揭露燕王的罪行,逼迫他退位。建文帝同意了吴琠的建议,并派他前往宴会现场。 吴琠化名为“李景隆”,混入宴会现场。他在宴会上巧妙地引导大臣们谈论燕王的罪行,使得燕王大为恼火。燕王派人捉拿吴琠,但吴琠机智地逃脱了。燕王愤怒之下,决定提前登基称帝。 建文帝得知燕王即将登基的消息,十分担忧。吴琠告诉建文帝,他已经找到了一位忠诚的将领,愿意帮助建文帝复辟。这位将领名叫赵匡胤,是宋朝的一位名将后代。吴琠带着赵匡胤来到江南,与建文帝会合。 建文帝和赵匡胤一起发动起义,声讨燕王的罪行。起义军士气高昂,一路攻城略地。燕王派出大军抵抗,但起义军英勇善战,屡次击败燕军。最终,在一场激战中,赵匡胤亲手斩杀了燕王朱棣,为建文帝复仇。 建文帝登基后,封吴琠为丞相,任命赵匡胤为大将军。两人共同治理国家,使国家繁荣昌盛。吴琠和赵匡胤成为了明朝历史上著名的忠臣义士。 经典台词: 1. “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。”这句话出自《左传》,意味着一个人的性格和品质很难改变。在剧中,这句话用来形容燕王朱棣的性格和野心。 2. “忠言逆耳利于行,良药苦口利于病。”这句话出自《史记》,意味着真诚的建议可能让人不舒服,但对个人成长有益;苦涩的药物可能难以下咽,但对治病有益。在剧中,这句话用来形容吴琠对建文帝的忠诚建议。 3. “天时不如地利,地利不如人和。”这句话出自《孟子》,意味着时机、地理条件都不如人心所向。在剧中,这句话用来形容起义军的胜利离不开士兵们的团结和信念。 4. “兵者诡道也。”这句话出自《孙子兵法》,意味着战争需要运用智慧和策略。在剧中,这句话用来形容赵匡胤在战争中的智勇双全。 5. “天下兴亡,匹夫有责。”这句话出自《论语》,意味着国家的兴衰与每个人都有关系。在剧中,这句话用来形容吴琠和赵匡胤为国家尽忠职守的决心。
MP3音频下载
适用存储设备:U盘、TF卡、内存卡、移动硬盘等
声明:资源以实际为准。戏曲资源收集自网络,若无意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