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诸葛亮吊孝 选段剧情介绍
《诸葛亮吊孝》是一部以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主角的河南越调剧目。该剧讲述了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,为了稳定国家政局,亲自前往东吴吊唁孙权之母,以此为契机,化解了蜀吴两国的矛盾,使得三国鼎立的局面得以维持。剧中通过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,展现了他忠诚、智慧、勇敢、机智的形象,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矛盾和人们的心理状态。 剧情简介: 刘备去世后,蜀汉国内政治局势动荡不安,诸葛亮为了稳定国家政局,决定亲自前往东吴吊唁孙权之母。然而,东吴方面对诸葛亮的来意心存疑虑,担心他是来刺探军情的。诸葛亮在东吴期间,通过与东吴群臣的交流,逐渐消除了他们的顾虑,赢得了他们的信任。同时,诸葛亮还巧妙地利用东吴内部的矛盾,挑拨离间,使得东吴内部分裂,从而削弱了东吴的实力。 在吊唁过程中,诸葛亮表现出极高的礼仪和诚意,使得东吴君臣对他刮目相看。他还借此机会,向孙权提出了联合抗曹的建议,得到了孙权的赞同。最终,诸葛亮成功地化解了蜀吴两国的矛盾,使得三国鼎立的局面得以维持。 经典台词: 1. 诸葛亮:“臣闻东吴失母,特来吊唁。” 这句话是诸葛亮向东吴表明自己来意的开场白,简洁明了,表达了他对东吴的关心和敬意。 2. 孙权:“孔明此来,莫非有其他用意?” 这句话是孙权对诸葛亮来意的质疑,表现了他对诸葛亮的警惕和不信任。 3. 诸葛亮:“孙将军英明神武,岂不知天下之大势?曹操虎视眈眈,若不联合抗曹,何以自保?” 这句话是诸葛亮向孙权阐述联合抗曹的重要性,语气诚恳,言辞犀利,使得孙权不得不为之动容。 4. 鲁肃:“孔明之言,甚是有理。但恐曹操知我两家联盟,必起兵来犯。” 这句话是鲁肃对诸葛亮建议的担忧,表现了他对曹操实力的忌惮。 5. 诸葛亮:“曹操虽强,但我蜀吴联盟,必能破敌。况且,曹操内部亦有矛盾,可乘机而入。” 这句话是诸葛亮对鲁肃担忧的回应,表现了他对自己计谋的信心和对曹操的了解。 6. 孙权:“孔明言之有理,吾等当共谋大业。” 这句话是孙权对诸葛亮建议的认同,表现了他最终被诸葛亮说服的过程。 总结: 《诸葛亮吊孝》这部河南越调剧目,通过讲述诸葛亮在刘备去世后,为了稳定国家政局,亲自前往东吴吊唁孙权之母的故事,展现了诸葛亮忠诚、智慧、勇敢、机智的形象。剧中的经典台词,如“臣闻东吴失母,特来吊唁”、“孙将军英明神武,岂不知天下之大势?曹操虎视眈眈,若不联合抗曹,何以自保?”等,都表现了诸葛亮的智慧和谋略,以及他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。同时,剧中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复杂矛盾和人们的心理状态,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。
MP3音频下载
适用存储设备:U盘、TF卡、内存卡、移动硬盘等
声明:资源以实际为准。戏曲资源收集自网络,若无意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