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登殿 选段剧情介绍
河南曲剧《大登殿》是一部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剧目,讲述了北宋末年,辽国入侵,宋辽两国战争不断,最终在澶渊之盟后实现和平的故事。该剧以历史为背景,通过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曲折的故事情节,展现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。 剧情简介: 北宋末年,辽国大军压境,北宋皇帝赵构(赵匡胤之子)为了国家安危,决定与辽国议和。然而,辽国的萧太后却趁机提出苛刻的条件,要求宋朝割让土地、赔款、纳贡等。北宋朝廷内部为此争论不休,有的主张割地求和,有的主张坚决抵抗。最后,在宰相寇准的劝说下,皇帝赵构决定派遣使臣前往辽国议和。 使臣李靖(李克用之子)奉命出使辽国,却在途中遭遇辽军袭击,险些丧命。幸得义士杨志相救,李靖才得以生还。杨志告诉李靖,自己原是宋朝一名将领,因战败被俘,后来逃脱回到宋朝。他听说辽国要攻打宋朝,便决定投奔宋朝,为国家效力。李靖对杨志的忠诚和勇敢深感敬佩,两人结为兄弟。 李靖来到辽国都城上京,向萧太后递交国书。萧太后见李靖年轻英俊,心生爱慕之情。她故意提出一系列苛刻的条件,企图逼迫宋朝割地求和。李靖却坚定地表示,宋朝宁愿战死沙场,也绝不屈服于辽国。萧太后见李靖如此坚定,心中暗自惊讶。 与此同时,杨志在宋朝国内积极奔走,联络各地将领,策划抵抗辽国的战争。他还秘密潜入辽国都城上京,寻找机会刺杀萧太后。然而,杨志的行动被萧太后发现,被捕入狱。李靖得知杨志被捕的消息后,十分焦急,决定冒险营救杨志。 经过一番周折,李靖终于在辽国都城找到了杨志。两人在狱中商议如何逃出辽国。最后,在一次辽军换防的机会下,李靖和杨志成功逃出了辽国都城。他们回到宋朝后,立即组织抵抗辽国的战争。在李靖和杨志的带领下,宋朝军队屡次击败辽军,赢得了民众的支持和尊敬。 最终,在澶渊之盟的谈判中,宋朝皇帝赵构再次派出李靖为使臣前往辽国议和。这次,李靖带着杨志的遗愿,成功地说服了萧太后,使宋朝避免了战争的损失。澶渊之盟签订后,宋辽两国实现了和平共处。李靖和杨志成为了民间传颂的英雄人物,他们的事迹被后人传颂不衰。 经典台词: 1. 李靖:“我李靖生于乱世之中,岂能袖手旁观?我要为国家尽忠,为百姓谋福!” 2. 杨志:“我杨志一生忠诚于国家,生死无惧!今日虽受困囹圄,但我心中的信念永不动摇!” 3. 萧太后:“这个年轻人真是狂妄自大!竟然敢在我面前说这样的话!” 4. 李靖:“陛下,我虽然年轻,但我深知国家危难之际,不能轻易言和。我愿意为国家赴汤蹈火,哪怕是牺牲自己的生命!” 5. 杨志:“兄弟啊,我们虽然身处险境,但我们不能放弃希望。只要我们坚持下去,总有一天会迎来胜利的曙光!” 6. 李靖:“陛下,我愿意为澶渊之盟付出一切代价。只要能保住国家的安宁,我愿意鞠躬尽瘁、死而后已!”
MP3音频下载
适用存储设备:U盘、TF卡、内存卡、移动硬盘等
声明:资源以实际为准。戏曲资源收集自网络,若无意侵犯您的权益,请联系我们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