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莺莺拜月 选段剧情介绍
《莺莺拜月》是苏州评弹的一段经典剧目,讲述了唐代才子张生与佳人崔莺莺之间的爱情故事。这段故事源于元代杂剧《西厢记》,后被改编为各种戏曲形式,包括苏州评弹。评弹是一种流行于江苏地区的曲艺形式,以说唱结合的方式表演,融合了评话和弹词两种艺术。《莺莺拜月》作为评弹剧目,以其优美的旋律和深情的表演深受观众喜爱。
剧情简介:
《莺莺拜月》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唐朝,讲述了书生张生与相国千金崔莺莺之间的爱情悲剧。张生在赴京赶考途中,偶遇崔莺莺,两人一见钟情。然而,由于身份悬殊和家族阻碍,他们的爱情之路充满了曲折。在一系列的误会和波折之后,张生误以为莺莺已变心,悲痛欲绝之下,他病倒了。莺莺得知张生的病情后,决定在夜晚拜月祈祷,希望能够换来张生的康复。她的真挚情感感动了月亮,最终张生痊愈,两人得以团圆。
经典台词:
在《莺莺拜月》中,有许多经典的台词流传至今,以下是其中的一些选段:
1. 张生初见崔莺莺时的惊艳之情:
“呀!何处飞来个神仙姐姐?翠眉如远山横黛,玉面似桃花带露。一双凤眼含秋水,十指尖尖如嫩笋。”
2. 张生对崔莺莺表达爱意的诗句:
“红颜未老恩先断,斜倚薰笼坐到明。”
3. 崔莺莺在拜月时的内心独白:
“但愿天公休作弄,早送张生病体康。若得张生病愈后,我愿减寿三年半。”
4. 张生病愈后,两人重逢时的喜悦之情:
“今日里,风和日丽花正艳,喜鹊登枝报佳音。病榻前,忽闻佳人语声软,如听仙乐耳畔鸣。”
5. 描述两人爱情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景:
“从此后,两情若是久长时,又岂在朝朝暮暮。只愿君心似我心,定不负相思意。”
《莺莺拜月》的故事情节虽然简单,但通过评弹艺术家的精湛表演,将人物的情感细腻地展现出来,使得这段爱情故事深入人心。评弹的表演特点是说与唱相结合,既有叙述故事的评话,又有抒发情感的弹唱,使得整个故事情感丰富,富有层次。
评弹的表演通常由一位演员或两位演员共同完成,通过琵琶、三弦等乐器伴奏,以及演员的声音变化和身体语言,将故事的情感和氛围传达给观众。《莺莺拜月》作为评弹的经典剧目之一,不仅展现了评弹艺术的魅力,也传递了人们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。
总结来说,《莺莺拜月》是一段充满诗意和浪漫情怀的爱情故事,通过苏州评弹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,将古典文学的魅力和中华民族的情感美学完美地呈现给了观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