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斩经堂 选段剧情介绍
《斩经堂》是一部绍剧,讲述了在清初,平西王吴三桂与义子林天红(原名朱由榔)的故事。吴三桂当年引清兵入关,做了一桩得意买卖,如今却要自食其果了。他的儿子吴启爵、女儿吴梅香都死于非命,妻子陈圆圆也离开了他。
故事发生在云南昆明。吴三桂年事已高,精神恍惚。他既怕亲儿弑逆,又要防清廷见疑,为此神魂颠倒,寝食不安。一日,家僮禀报:府门前来一个自称是“少主人”的少年,要求见他。吴三桂传少年入见,发现这少年十分面熟,便问:“你是何人?”少年回答:“我是你的‘小主人’。”吴三桂又问:“你是我的何人?”少年回答:“我是你的‘大主人’。”吴三桂听了,不禁毛骨悚然。接着,少年又唱道:“想当初,晚生年纪幼小,我父将我抛在路旁,被王爷抱养府中,当作螟蛉之子,十八载养育之恩未报。今日特来寻找我那父亲。”吴三桂听出这少年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,不禁悲喜交集。但是,他又想到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,又感到惊恐万状。
吴三桂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,命令家将把这少年押到“斩经堂”上斩首。这时,吴三桂的妻子陈圆圆出来劝阻。她唱道:“千看万看,终是自家的骨肉,望王爷开一线之恩,将他饶了吧!”吴三桂则回答道:“你要为这逆子说情,我也不难为他,只要他肯剃去头发,穿上袈裟,我就饶他一死。”少年听了,欣然答应。于是,吴三桂命令家将把少年押到“斩经堂”上执行死刑。
在“斩经堂”上,少年被绑在柱子上等待行刑。这时,吴三桂亲自来到“斩经堂”,手持宝剑准备亲手杀死自己的儿子。然而,当他举起宝剑时,却突然停住了手。原来,在这紧要关头,吴三桂想起了自己过去的所作所为,心中产生了悔恨之情。他唱道:“我本待一剑将他杀死,又恐怕误伤了转世金童。”说完,便放下宝剑,命令家将把少年放了。
《斩经堂》是一部感人至深的戏剧作品。它通过讲述吴三桂与亲儿相认而不能相认的故事,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命运的无常性。同时,它也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物的深刻思考和感悟。
经典台词:
1. “想当初,晚生年纪幼小,我父将我抛在路旁,被王爷抱养府中,当作螟蛉之子。”
2. “你要为这逆子说情,我也不难为他,只要他肯剃去头发,穿上袈裟,我就饶他一死。”
3. “我本待一剑将他杀死,又恐怕误伤了转世金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