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十五贯 全集剧情介绍
《十五贯》是一部著名的婺剧,讲述了明朝时期,无锡县肉铺老板尤葫芦借得十五贯钱作本钱,他对女儿开玩笑说是卖她的身价钱,女儿信以为真,当夜逃走。深夜,赌徒地痞娄阿鼠闯进尤家,为还赌债盗走十五贯钱并杀死尤葫芦,过后反诬苏戍娟犯了谋财杀父罪。戍娟临危不乱,一番话说得合情合理,但知县过于执白,错判其死刑。监斩官况钟出于同情,进行复查,发现漏洞,并化装私访,终于弄清了真相。
这部戏剧有许多经典台词。例如,在第一折中,况钟唱道:“听告求,你心何忍!竟杀人,将头论!好一个,听诉词,细观情。果是严刑逼供成冤案,岂容人?本官言:若有半字上负苍天,下负义民!” 这段话表达了况钟对于冤案的愤怒和对正义的坚持。
在第二折中,况钟唱道:“看状纸,疑窦生。欲断清,费权衡。案情虽似已分明,其中隐情尚未明。若草率定罪判死刑,只怕冤屈了良民。” 这段话表达了况钟对于案件的谨慎态度和对于正义的追求。
在第三折中,况钟唱道:“为民伸冤舍一身,拼着革职丢乌纱。我况钟,笔一举,铁案如山冤情洗。” 这段话表达了况钟为了伸张正义而不惜牺牲自己的决心。
在第四折中,况钟唱道:“详察虚实重分析,从蛛丝马迹找线索。拨开迷雾见青天,冤案若能昭雪解,我况钟,才对得起这‘神明’二字。” 这段话表达了况钟对于查案的认真态度和对于正义的信念。
总之,《十五贯》是一部表现正义与邪恶斗争、揭露社会黑暗和官吏昏庸、歌颂正直善良和刚正不阿精神的戏曲作品。它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塑造,展现了人性光辉和社会黑暗之间的矛盾冲突,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贪婪、虚伪、残忍等丑恶现象,同时也展现了人类对于正义、善良、真诚等美好品质的追求和向往。这部戏剧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,也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。它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深入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