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牧羊卷 全集剧情介绍
《牧羊卷》是一部经典的京剧剧目,讲述了苏武牧羊的故事。苏武是汉武帝时期的一位大臣,他奉命出使匈奴,被匈奴单于扣押了十九年。在这期间,苏武始终坚守忠诚,不为荣华富贵所动,最终得以归国。
剧情简介:
《牧羊卷》共分五折,分别是“边关告急”、“奉使出征”、“苏武牧羊”、“鸿雁传书”和“归国团圆”。
1. 边关告急:汉武帝时期,北方的匈奴屡次侵犯汉朝边境。汉武帝派遣大将军卫青、霍去病等将领率军抗击,终于击退匈奴,保卫了国家的安全。
2. 奉使出征:为了加强与西域各国的联络,汉武帝决定派遣使者前往西域。经过选拔,苏武被选中,被任命为中郎将,带领副使张胜、随从常惠等人出使匈奴。
3. 苏武牧羊:苏武一行人抵达匈奴后,被匈奴单于扣押。单于试图用金钱、地位诱惑苏武投降,但苏武坚决不从。最后,单于将苏武流放到北海(今贝加尔湖)牧羊。苏武在北海牧羊十九年,始终坚守忠诚,不为荣华富贵所动。
4. 鸿雁传书:苏武在北海牧羊期间,一直想与家人取得联系。一天,他看到一群大雁飞过,便将一封书信系在大雁脚上,希望大雁能将书信带回汉朝。后来,这封书信果然被家人收到,得知苏武尚在人世。
5. 归国团圆:汉武帝得知苏武尚在人世后,派遣使者前往匈奴,要求释放苏武。经过一番周折,苏武终于得以归国。他回到长安后,受到汉武帝的嘉奖,被封为关内侯,成为国家的忠臣。
经典台词:
1. “吾乃大汉使臣苏武,岂能向匈奴称臣!”——苏武在面对匈奴单于的诱惑时,坚定地表示自己不会向匈奴称臣。
2. “我若投降,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?”——苏武在拒绝匈奴单于的诱惑时,表示自己如果投降,将无颜面对家乡的父老乡亲。
3. “吾虽贬谪在外,心念朝廷,日夜思归。”——苏武在北海牧羊期间,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思念之情。
4. “鸿雁长飞光不度,鱼龙潜跃水成文。”——苏武在描述北海牧羊的艰苦环境时,用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的孤独和无奈。
5. “今日得归故国,方知父母之恩。”——苏武在归国后,感慨万分,表达了对父母的感激之情。
总的来说,《牧羊卷》是一部展现忠诚、信仰和坚韧精神的京剧剧目。通过苏武牧羊的故事,传递了忠诚于国家、坚守信仰的崇高品质。这部戏在中国戏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,被誉为“忠臣义士”的典范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