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秦香莲寿堂唱曲剧情介绍
《秦香莲寿堂唱曲》是一部脍炙人口的苏州评弹作品,讲述了一个发生在明朝的故事。故事以秦香莲为主人公,通过她的经历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风情和人们的道德观念。这部作品以其优美的曲调和生动的表演,深受观众喜爱。
剧情简介:
明朝时期,秦香莲是一个美丽聪慧的女子,她的丈夫陈世美是个品行端正的书生。两人婚后生活美满,不久生下一子。然而好景不长,陈世美为了求取功名,背井离乡,投奔京城。在京城,陈世美结识了一个名叫李翠花的女子,两人勾搭成奸,陈世美渐渐忘记了家中的妻子和孩子。
秦香莲在家中苦等丈夫归来,却杳无音信。为了寻找丈夫,她带着孩子踏上了漫长的寻夫之路。在途中,秦香莲遇到了一个叫花子,得知陈世美已经娶了李翠花为妻。秦香莲伤心欲绝,但她并没有放弃,继续寻找丈夫。
终于,秦香莲来到了京城,找到了陈世美的住处。她化名为“王氏”,以卖唱为生。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,秦香莲被邀请到陈世美的寿宴上表演。秦香莲决定借此机会,用歌声唤起陈世美的记忆。
在寿宴上,秦香莲演唱了一曲《秦香莲寿堂唱曲》,歌声婉转动人,令在场的宾客无不为之动容。陈世美也被秦香莲的歌声所打动,他开始回忆起与秦香莲的往事。最终,陈世美认出了秦香莲,他悔恨不已,决定与李翠花断绝关系,回到秦香莲的身边。
经典台词:
1. “月儿弯弯照九州,几家欢乐几家愁。今日寿堂歌舞地,不知何处是归途。”
这句歌词表达了秦香莲在寻找丈夫的过程中,所经历的艰辛和无奈。
2. “人生若只如初见,何事秋风悲画扇。等闲变却故人心,却道故人心易变。”
这句歌词揭示了陈世美背叛秦香莲的原因,以及人们对爱情的无奈感慨。
3. “一曲肝肠断,天涯何处觅知音?世间多少离合悲欢,谁解其中味?”
这句歌词表达了秦香莲在寻找丈夫过程中,对世间离合悲欢的感慨。
4. “君问归期未有期,巴山夜雨涨秋池。何当共剪西窗烛,却话巴山夜雨时。”
这句歌词表达了秦香莲对丈夫的思念之情,以及对未来的期盼。
5. “愿得一心人,白头不相离。岁月悠悠,生死相许。”
这句歌词表达了秦香莲对丈夫忠贞不渝的爱情,以及对幸福生活的向往。
总结:
《秦香莲寿堂唱曲》是一部充满悲剧色彩的苏州评弹作品,通过秦香莲的故事,展现了当时社会的风俗风情和人们的道德观念。这部作品以其优美的曲调和生动的表演,深受观众喜爱。同时,这部作品也传达了一个道理:忠诚、善良和坚持是爱情中最重要的品质,只有拥有这些品质,才能在风雨中坚守住自己的爱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