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浣纱记 寄子剧情介绍
《浣纱记》是明代戏曲作家梁辰鱼的代表作,也是第一部用改革后的昆山腔谱曲并演出的传奇剧本,对昆山腔的传播与推广起到了重要作用。其中《寄子》一折,讲述了伍子胥逃离楚国,途经吴国时将自己的儿子寄托给渔夫的故事。
剧情简介:
楚平王无道,伍员(伍子胥)的父亲伍奢和兄长伍尚被平王杀害。伍员逃到吴国,腹中饥饿,在溧阳市上吹箫乞食。遇到一个渔夫,名叫吴庆,他见伍员面有饥色,便请他到家中共进午餐。饭后,伍员向吴庆诉说了自己的身世,并请求吴庆帮他找一条船,将他渡过昭关。吴庆答应了,但因为船小,不能携带家眷,所以决定将伍员藏在船尾,盖上芦席,让他躺在那里。吴庆回到家中,告诉妻子,他要送一个客人过昭关,晚上不回来了。妻子责怪他不带着她一起去,吴庆只得将实情告诉妻子。妻子虽然舍不得丈夫,但为了丈夫的朋友,她还是同意了。
第二天,吴庆驾船载着伍员来到江边,准备渡江。突然,远处传来追兵的声音,伍员知道这是楚国的追兵,他告诉吴庆,如果自己被抓,就会连累吴庆。吴庆为了保护伍员,决定让伍员扮成渔夫,而他自己则扮成伍员,引开追兵。伍员感激不已,将自己的儿子托付给吴庆。吴庆答应照顾好孩子,并将自己的儿子交给伍员,以示信任。最后,吴庆被追兵抓住,而伍员则顺利逃脱。
经典台词:
1. 伍员:“吾乃楚国伍员也,因父兄被诛,逃难至此。”
2. 吴庆:“壮士何故如此?”
3. 伍员:“吾有一子,年方七岁,愿寄养于子家。”
4. 吴庆:“吾有一子,年方五岁,愿与壮士交换。”
5. 伍员:“吾子聪明伶俐,愿寄养于子家。”
6. 吴庆:“吾子愚钝无知,愿与壮士交换。”
7. 伍员:“吾子骨肉之情,愿寄养于子家。”
8. 吴庆:“吾子骨肉之情,愿与壮士交换。”
9. 伍员:“吾子生死未卜,愿寄养于子家。”
10. 吴庆:“吾子生死未卜,愿与壮士交换。”
这段对话展现了伍员和吴庆之间的深厚友谊和互相信任。他们愿意为对方付出一切,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。这种精神令人感动,也让人深思。
总的来说,《浣纱记》中的《寄子》一折,通过讲述伍员和吴庆之间的故事,展现了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面——友谊和信任。它告诉我们,在困难和危险面前,真正的朋友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,帮助我们度过难关。同时,它也提醒我们,要珍惜身边的朋友,因为他们可能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财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