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审贼剧情介绍
相声《审贼》是中国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马三立的一部经典作品,讲述了一个关于审贼的故事。这部相声以其幽默诙谐的表演风格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情节,深受观众喜爱。
剧情简介:
故事发生在清朝末年,一个名叫李大嘴的年轻人因为家境贫寒,为了生活,他决定去当一名捕快。在一次抓捕盗贼的过程中,李大嘴误将一个无辜的书生抓成了盗贼。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,书生请求李大嘴给他一个机会,让他证明自己的清白。李大嘴答应了书生的要求,于是开始了一段充满曲折和笑料的审贼过程。
在审贼过程中,李大嘴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物,有贪婪的官员、狡猾的盗贼、愚昧的乡亲等等。他们纷纷给李大嘴出难题,试图让他放过书生。然而,李大嘴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正义感,一一化解了这些难题,最终成功地证明了书生的清白。
经典台词:
1. 李大嘴:“你这个书生,怎么就成了盗贼?”
书生:“大人,我可是个读书人,怎么会做盗贼呢?”
李大嘴:“那你家有没有书?”
书生:“有啊。”
李大嘴:“那你有没有读过《论语》、《孟子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?”
书生:“读过。”
李大嘴:“那你背给我听听。”
书生:“孔子曰:‘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’”
李大嘴:“你这书读得不错嘛。”
2. 官员:“李捕头,这个书生你可不能放了。”
李大嘴:“为什么?”
官员:“因为他是个读书人,放走了他,我们的江山就不稳固了。”
李大嘴:“那我要是个读书人呢?”
官员:“那你就更不能放了。”
李大嘴:“为什么?”
官员:“因为你是个读书人,放走了你,我们的江山就更不稳固了。”
3. 乡亲:“李捕头,这个书生你可不能放了。”
李大嘴:“为什么?”
乡亲:“因为他是个读书人,放走了他,我们的村子就不安宁了。”
李大嘴:“那我要是个读书人呢?”
乡亲:“那你就更不能放了。”
李大嘴:“为什么?”
乡亲:“因为你是个读书人,放走了你,我们的村子就更不安宁了。”
4. 李大嘴:“你们这些人,都说书生是盗贼,可你们知道吗?书生可是个好东西。”
官员:“好东西?那他是个什么好东西?”
李大嘴:“他是个好东西,因为他读了书,知道了是非曲直。他知道偷东西是不对的,所以他才不是盗贼。”
官员:“那你说我们怎么知道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呢?”
李大嘴:“你们可以问他问题啊。比如说:‘你是不是偷了人家的东西?’如果他回答:‘我没有偷。’那就说明他不是小偷。”
官员:“那如果他回答:‘我是偷了。’呢?”
李大嘴:“那就说明他是个小偷。”
5. 最后,在经过一系列的曲折和笑料之后,李大嘴成功地证明了书生的清白。书生感激涕零地说:“谢谢李捕头,要不是你,我这辈子就毁了。”
李大嘴笑着说:“不用谢我,其实我也是为了证明你是好人才这么做的。”
书生愣住了,然后恍然大悟地说:“原来你也是个读书人!”